想買6座SUV家用,要注意什么?萌哥有新款推薦嘛?”6座SUV聊過不少次,這幾年確實越來越火,看來回歸家庭的“好男人”多了,可喜。慣例先簡單說幾點:
第一、空間尺寸最關(guān)鍵,特別是縱向,第三排必須夠?qū)捲#L時間乘坐不憋屈,不能擠成狗。不然,你的車就淪為“真-四座車”了。
第二、第二排座椅要夠高配夠舒適,獨立航空式座椅和各種姿態(tài)轉(zhuǎn)換是基礎(chǔ),最好帶上加熱通風(fēng)按摩之類。不然你為什么不選七座,要犧牲掉一個乘坐位呢?
第三、這種車又大又重,對車體剛度、安全性、動力和底盤懸掛的要求更高,再加上第二排獨立座椅的成本,還各種奢華內(nèi)飾舒適配置要安排,成本低不了,所以不要光圖便宜,不然肯定有坑。
最后提醒,車這么大,油耗通常不低,如果對油價很介意,可以考慮新能源車。
1. 理想L8
車型推薦環(huán)節(jié),按你要求,盡量選當下新一點,或者火一些的車。首先熱度高的6座SUV,肯定繞不過理想L8。這款車我以前噴過,但主要是噴定價偏高,不過今年實際調(diào)價再加上終端優(yōu)惠后,30萬出頭的起步價,我覺得算可以接受了。
它的主要優(yōu)點,車體特別大,長近5.1米、寬度差點2米,軸距超3米,放6座非常充足,誰都不委屈。此外,理想的外觀內(nèi)飾檔次感確實做得好,再加上成功的品牌塑造,讓你覺得30萬買它很值。最后,當然就是增程式很符合國人訴求,平時用電,省錢!長途用油,沒里程焦慮。
再說說缺點:首先,它不是一款駕控型車,別看動力和加速的數(shù)據(jù)猛。實際開起來,龐大的車身,高重心再加偏軟的懸掛,基本像開大船,佛系駕駛才是正解。其次,說實話,我覺得做為一款增程式還是有點貴,如果起步價30萬以內(nèi),才算真有性價比。
2. 問界M7
提到L8,肯定有人會想到問界M7,這兩臺車在當下市場也算是瑜亮。但如果二選一,我個人不選M7,你選問界不就沖著華為嘛?但之前問界事故華為的冷漠回應(yīng),也能看出,連華為都不認為問界是他家的車,華為只負責(zé)某些版本的智能和智駕。買車還是要看車的基本面和基礎(chǔ)性能,賽力斯畢竟是東風(fēng)小康面包車出身。
并且坦率說,現(xiàn)在國產(chǎn)品牌和新勢力在智能智駕環(huán)節(jié)誰都不錯,華為所謂的“遙遙領(lǐng)先”也不過是一句口號,你真信?具體到M7,雖然它也有超5米的身形,但軸距只有2820mm,軸長比才56%,同級車獨此一家,這也能看出廠家在設(shè)計上的局限,短軸距不但影響美觀和行駛穩(wěn)定,而且對縱實際向空間,尤其是第三排的舒適度有明顯影響。
3. 零跑C16
為啥我剛才說L8還是有點偏貴呢?因為增程式結(jié)構(gòu)簡單,除了電池外基本沒啥高成本,所以它的直接競品其實都更便宜,比如零跑。剛上市的C16,再次貫徹 “半價理想”的口號,直接來了個15.58萬起步,還真是一半。
這款車我們的美女小編家家剛試駕過,想詳細了解,可以上【蝸牛車志】搜看。雖然我還沒開過C16,但C11太熟悉了,我還曾是車主,雖然零跑是造車新丁,不過產(chǎn)品其實挺用心挺靠譜的,特別是C11的后期版本,我基本挑不出大毛病,家用,特別是預(yù)算不多,又要混動,它很合適。
那C16有什么不足?你只花理想一半的錢,也別幻想同樣的體驗,起碼在車內(nèi)的華麗感,配置、大屏和檔次感上,和理想還是有明顯差距,另外,這款車長度只有4.9米,寬度也剛剛過1.9米;而且軸距也不長,只有2825mm,比5座C11的軸距還短,所以必然也會對空間和第三排表現(xiàn)有影響,選這車,你一定要去實車上坐坐,看看夠不夠用。
4. 奧迪Q6
接著我推薦一款市場上有點冷的車,奧迪Q6。別聽鍵盤車神們BB的那些:什么MQB是低端小車平臺,MLB才是高端大車平臺之類的,用MLB它就不是這個價了,而且更關(guān)鍵的是,以我深度實駕體驗看,真的夠用了,家用和日常駕駛綽綽有余了,你難道還拿這車去劈彎?
解決了這些糾結(jié),再來看這車,首先作為目前的“最大號”奧迪,空間是最大優(yōu)勢,另外,無論車外還是車內(nèi),奧迪的逼格和檔次做得都很足,符合不少買車人要面子要里子還要品牌的心態(tài)。作為新款車,它的智能化也不算弱,大屏、L2智駕都有安排。當然最重要還是價格不錯,特別是45TFSI版本,265匹馬力的2.0T高功發(fā)動機、航空座椅、L2智駕、主動懸掛啥的都給你標配了,按終端優(yōu)惠,49萬能全包落地。如果你對豪華品牌有執(zhí)念,這款車可以優(yōu)先看看。
它的不足:首先,純?nèi)加停秃牟粫停行睦頊蕚洹A硗猓琎7臨近改款,現(xiàn)在的降價很瘋狂,十萬左右的優(yōu)惠算上后,比Q6也沒貴出幾萬,選Q6還是Q7要看你對空間舒適性和駕控性能更在乎哪?司機和乘客誰更重要?
5. 凱迪拉克XT6
另外,高性價比的豪華品牌大6座,還有一個凱迪拉克XT6。這車一直主打低價,優(yōu)惠還很夸張,起碼十萬元,算下來就是30萬出頭,如果你預(yù)算特別緊,又一定要豪華品牌撐排面,它依然可以考慮。不過車款就挺老了,在售的還是2022款,對比后輩們,是在智能化和油耗方面肯定相形見絀。
6.大眾ID.6 CROZZ/ID.6 X
純電車也是熱門,選純電大SUV,主要場景還是城市日常通勤,就現(xiàn)在節(jié)日假高速路的充電慘狀,它還是不適合長途自駕,所以仍然主打家里的第兩臺、第三臺車,不必非求一車全能。基于此,除非你銀子花不完,我不推薦太貴的純電大SUV,夠用就行,也不要太執(zhí)著于長續(xù)航,再大電池,你該“里程焦慮”時,照樣焦慮。
因此,推薦大眾的ID.6系列,主推原因是便宜。ID.6的6座版已經(jīng)算是高配版本了,落地應(yīng)該還不到28萬,此外,大眾車的扎實和靠譜品牌,還有ID系列的成熟和穩(wěn)定,也是我主推的原因。不過要注意下,這車其實主打的是7座,所以雖然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都有造,但目前只是一汽大眾的ID.6 CROZZ有6座版,且比7座版貴一些。另外,作為電車,ID系列參數(shù)和續(xù)航都不算出彩,所以,如果你是參數(shù)黨,性能黨,不適合你,它就是一臺穩(wěn)穩(wěn)的家用車哈。
寫在最后
提醒一下,如果你不是急買車,不妨再等等,今年下半年還會有不少很強的大六座新車登場。比如方程豹豹8、現(xiàn)代勝達、起亞EV9、大眾ID BUZZ、雷克薩斯TX等等,有興趣的話,我改天單獨聊聊它們。這些車你們喜歡嗎,歡迎評論區(qū)留言探討一下!